【淮安日报】淮阴师范学院获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全国竞赛二等奖侧记

作者: 时间:2019-12-20 点击数:

科研梦想 落地生根

“谢谢你们的装置,真是太有效了。”近日,淮阴区丁集镇村民丁祖祥向淮阴师范学院“挑战杯智慧农业”学生科研创新团队成员连声道谢。2018年以来,该团队研究发明的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臭氧灭菌杀虫装置,在371亩农田推广实施,一年时间为当地农民增收442万余元。

今年11月,在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,该项目获得二等奖。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项目《基于LED照明用的氧化物基荧光粉的发光机理、发光颜色调控及关键性能改进研究》获得三等奖。据悉,本次比赛共有来自213所高校的447件作品参加。

大学生们的科研梦想为什么能够这么快落地生根?因为学校一直坚持助力学生科研梦想,服务社会发展需求,让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把实践落在行动中。

层层助力营造氛围

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杨亚军表示,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,提高学生实践能力。

“挑战杯”竞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、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,被视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最高荣誉殿堂。该校坚持早启动、早谋划、早培育,推行“校院双向”培育思路,创新“学院主体”培育模式。校团委在组织机构、保障制度、创新氛围等方面,努力服务青年学生科技创新,实现全覆盖。构建“学院科研团队——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——校外协同创新平台”链条,整合全方位资源支持学生创新实践,培育学生创新能力;构建“政策激励——兴趣项目——实践竞赛”链条,营造科技创新氛围;构建“备赛集训营——阶段性成果展示——模拟答辩会”链条,在学生团队、专业教师、相关学院及职能部门之间充分搭建沟通平台。备赛期间,校、院领导也都亲切看望并指导备赛团队成员。

专家指导打磨精品

参赛团队所在学院坚持“学院统筹——学科支撑——团队备赛”工作推进模式。学院领导组成项目工作组,统筹协调项目挖掘、培育、申报、打磨等工作。邀请专家学者指导,为参赛师生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。

作品集中备赛期间,指导老师刘乃森等参与每一次预答辩,反复打磨申报材料、答辩文本等,为参赛团队提出建设性意见。团队指导老师参与竞赛全过程,从作品初步成型到最终完善,给团队成员提供专业领域建议。

参与本次竞赛的成员,有的已经毕业正在备战雅思申请出国,有的是大四学生正准备考研……但是他们从项目申报以来就克服各种困难,全力以赴,在有限时间内发挥出无限潜能。

实践检验保证效果

“挑战杯智慧农业”团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,当前我国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,导致环境污染、农产品安全等方面问题。

针对这些问题,该团队成员韦薛、唐继武、陈梦琪等潜心研究,构建基于温度、湿度的设施栽培作物发病率预测模型及臭氧释放决策模型,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成功研制出以上述模型为“大脑”的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臭氧灭菌杀虫装置,并在淮阴区、淮安区推广使用。该项目已获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,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。

“项目能得到推广应用,让我们所学专业落地生根、惠及群众,我们感到兴奋与自豪。”团队成员唐继武激动地说。

淮阴师范学院校长焦富民表示,大学作为知识产生、传授、传播和创新的基地,其功能不断扩展,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早已融为一体。多年来,淮阴师范学院一直用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,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。

刊播媒体:淮安日报 刊播时间:2019年12月19日 作者:王新鑫 董旭冉

媒体链接http://szb.hynews.net/haby/harb/pc/content/201912/19/content_84465.html


版权所有:淮阴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学院    电话:0517-83526118    地址: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西路111号    邮编:223300